近3个月的封闭,原本人两班倒的工作,全靠24小时在院的人完成;名孤弃儿童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呵护。临沂市社会福利中心负责人说,无论外面形势多么严峻,福利院的孩子们依旧开心快乐,安享恬静生活,这就是他们弃小家、为大家的最大安慰。 4月16日只是普通的一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临沂市社会福利中心儿童区工作人员是如何工作生活的。 洗刷 5:00-9:00 场景一:为避免交叉感染实行分餐和送餐制 4月16日不到5点,社会福利中心儿童区食堂厨师王师傅的闹钟就准时响起。起床洗漱、简单整理后,他来到餐厅,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早饭是一天好心情的开始。让多个孩子和所有工作人员按时吃上热乎、有营养的早饭,可马虎不得。”王师傅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在现有食材上下功夫,精心烹制,确保孩子们的一日三餐不重复,既营养又吃不腻。 临近7点,孩子们在护理员的协助下起床、穿衣、刷牙、洗脸,随后,护理员们一一核对名单,为孩子们测量体温,并为有需要的孩子漱口。 孩子们起床的同时,餐厅工作人员把香喷喷的米粥、鸡蛋、打卤面、蛋糕、蒸南瓜等各式早餐认真打包,陆续送往不同的楼层。为避免交叉感染,中心实行分餐和送餐制。 7点30分,儿童开始用餐;养育部的宝贝们也吃上了牛奶、米糊。吃过早饭,工作人员收拾碗筷刷奶瓶、餐具消毒、带孩子们洗手漱口、为卧床孩子做口腔护理…… 量体温 9:00-15:00 场景二:全院职工测量体温后上岗物资由定点机构无接触配送 8点20分,晨会交班前,医护人员为全院职工测量体温。8点40分,交完班的工作人员带着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去不同的房间,他们中有上网课的、有做康复的、有学走路的…… “早晨总是格外忙碌,但大家早已形成了一套工作方法,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临沂市社会福利中心负责人说。 晨会后,负责保洁的工作人员开始了清洁和消毒工作,为房间、走廊等公共区域喷洒消毒液、紫外线消毒,各个房间的清扫,早晚各一次,另外还要保证房间每日30分钟的通风。同时,医护人员也开始了查房,量体温、问诊。疫情期间,医护人员每日增加了查房次数。 上午10点,小年龄段的宝宝们活动累了,开始进食加餐。上课的孩子们继续上课学习。老师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制定了多种教学计划。午饭后,护理员带着孩子们散会儿步,结合情景一起念念儿歌,点滴知识、日积月累。中午12点,孩子们开始午休。护理员趁职工餐开饭前,见缝插针打扫和填写健康记录。 下午1点半,午睡的孩子们陆续起床,阿姨手把手地教适龄的孩子们叠好被子,利用每一个机会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下午2点,水果和果汁分配好了,餐厅工作人员推着餐车送至每个楼层。 记者了解到,疫情发生后,医技组工作人员马文轩主动请缨加入封闭,从前期物资储备到后期物资供应,她都考虑得面面俱到。所需物资由有资质的定点机构无接触配送。每批物资送到都会全面、细致地消毒,不放过每一个潜在威胁。 上网课 15:00-19:00 场景三:封闭管理宅在“家”丰富孩子、职工的学习娱乐生活 疫情期间,特教部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普教组学生们的文化课学习安排辅导老师负责,出题、检查、反馈一丝不苟;特教组老师精心制作各类课件,让孩子们了解病毒传播渠道、如何防疫等知识;负责才艺的老师教孩子们手势舞、拍加油小视频、做手抄报、绘画等,向抗“疫”英雄们致敬。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今年的寒假格外漫长,临沂市社会福利中心儿童区的这群宅在“家”的孩子却一点也不闷。停课不停学,读书分享、词语接龙、网络课堂……形式多样的智趣活动陪伴着他们。 同时,为帮助职工舒缓情绪、丰富娱乐生活,福利中心推出了很多休闲运动项目。“健身操、羽毛球、跳绳、踢毽子、套圈等,组织者马文轩用心挑选的小礼品很受大家喜欢。”临沂市社会福利中心负责人说。 护理 19:00-次日5:00 场景四:用爱筑起疫情防线 16日这天,上夜班的是特教部教师郭馨,她所在的特教部养育着70多名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晚上9点,趁着孩子们都睡着了,她开始设计新一周的特教课程内容。 凌晨,养育部突然有一个孩子发烧,短短时间体温从37.7度上升到了38.7度。当班的护理员并没有慌张,告诉她,先给大夫打电话。等待的时候她没闲着,给孩子喂了温水,然后准备用温水给擦拭身体,不一会儿,大夫就赶了过来,初步诊断是感冒。遵照医嘱,有序地处理,最后为了放心,孩子转到了护理组继续观察。 凌晨4:20,行政值班的工作人员拎着手电筒把中心两栋楼逐层又走了一遍。到每一个儿童房间询问当班护理人员有无情况汇报,查看每一个防火报警装置是否正常,门窗、电源是否关闭,这已是他这个晚上走的第三趟了,期间还要查看三次监控。这一趟走完,天边已经微亮。 这就是临沂市社会福利中心儿童区职工在防疫阻击战中普通的一天。虽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满载着对孩子们的爱与责任。 临报融媒记者褚菲菲通讯员刘善香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zx.net/jalt/134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