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收听读创/深圳商报“读创诵读”

—————————▼—————————

朗诵:赵玉(读创/深圳商报《文化广场》编辑)

▲点击小三角收听

粮道巷里的幸福时光

作者:钟芳

在北大街钟楼到西华门西边的街背后,有一条叫作粮道巷的老巷子,只因路北有清代督粮道署而得名。应该是年前后,我们家借住在粮道巷的亲戚家前后约莫两年时间。姐在那里生了宝佳,那时那刻的欢声笑语犹在耳畔,转眼却是二十多年的时光了。转眸回望,那些个日子过得闲适安逸且富足无挂碍,算得是今生中我们一家人共同度过的最幸福的时日。粮道巷属南北走向,北通西华门,南通社会路,西通北院门,我们住在西粮道巷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家属院里,六层高的楼房,我们的家位于四楼,三房两厅的格局,面积大约90平方米。家里满满登登地挤满了家具,有亲戚留下的旧家私,也有我们搬进来的半新半旧的家什用品,生活气息相当浓郁。住宅楼里的住户大多都是设计研究院的家属,没有高官显贵,邻居们平和相处、其乐融融。

《风从故乡来》

作者:钟芳

中国书籍出版社

粮道巷的地理位置极佳,可谓是闹市中的桃花源。周边几十家百年老店、著名食肆,星罗棋布,还有我们一家人挚爱无比的小吃一条街。无论春夏秋冬、晨早黄昏,这里的街头巷尾总藏着吃不尽的美食佳肴。还有楼下不远处的菜市场,几步之遥就可觅到平时不常见的农家自种的新鲜瓜菜,比如鲜嫩的槐花、临潼火晶柿子、农家初生蛋等。父母常挎个篮子去市场上转悠,有时还让乡胞们直接把瓜菜送到楼下来。我妈祖籍河南沁阳,所以我家的饭桌上总是南北菜式花开两枝、交相辉映。大时大节,父亲出马,最拿手的是湖北风味黄焖鸡、小酥肉、炸丸子、粉蒸肉、莲藕龙骨汤。平日里家常菜都是妈妈擅长的河南风味,红薯拌汤、煎饼卷菜、蒸卤面、大烩菜、糊涂面等。当然也有陕西当地的特色风味,诸如槐花麦饭、臊子面、冒饴铬、麻食、饺子锅贴之类。

▲作者(右一)与母亲。

我妈做的槐花麦饭好吃到爆炸,洁白的槐花清香怡人,淘洗干净控水后拌上干面粉,上笼蒸熟之后摊凉,再拌上蒜泥、醋、盐、油泼辣子,那味道美得让人简直忘记了烦忧。隔夜之后的槐花麦饭可以回锅煎炒,槐花筋道有嚼劲儿,别有风味。新鲜槐花不易见,一年里能吃上几次已属难得,所以我们捧着这碗槐花麦饭无比珍重和幸福,就像父母齐整的日子一样让人刻骨怀念。

钟芳,盐田区作协主席、深圳市作协理事、广东省朗协创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出版个人散文集《流淌的岁月》《风从故乡来》,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网》《文化艺术报》《凤凰网》(广东)《华夏》《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伶仃洋》《宝安日报》等网站报刊。多篇诗歌、散文作品入选《读特》《读创》栏目以及多部文集。“盐田之声”文学鉴赏及朗诵艺术公益课堂创办人。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zx.net/jamt/147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