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在钟楼小区里瞎逛了半天,肚子也饿了。路两边确实有不少卖小吃的,但就像在衣服市场挑衣服,容易挑花眼,不知道吃哪个。忽然一阵香味,把我吸引过去,原来是一位大叔在店门口炒肉。撑上一口大锅,一大锅的瘦肉,炒得香气四溢,就这儿了——卤面。炒的肉太多,大叔加调料,生抽和老抽,都是成瓶成瓶往里倒的,一锅的肉,足足用了大半瓶的调味料。这色上的,足量!晓莉卤面大碗十三块,小碗十一块,晓莉卤面,不知道吃什么饭,随缘吃到的。卤面不少地方都有,我看这家店的做法,跟我们河南地区做卤面的方法比较像,面条上锅蒸,最后再拌上卤子,然后再稍微蒸制一番就可以了。在西安的面馆里肯定少不了这几样东西:大蒜和醋,还有辣子。看老板炒了那么多肉,就觉得肯定实惠。而且老板炒肉的时候也说了“每碗里都会有肉”。店老板一听口音就是外地人,不是西安口音,跟店老板聊天:“干这个干多久了?”“好长时间了,那你没办法,要生活嘛,别的也不会。反正跟上班一样,你上班,工作,有时候也要干一辈子嘛,是吧?你人,你活着你不干,你说你咋办。你不干这个你就得干那个。”老板的一番话,说得简单,却透彻。人活着,就得忙碌,舒服那是留给死人的。老板一边擦汗一边说:“老顾客多,干的时间也长了,老顾客也多,但是新顾客也有,可多都说(味道)‘还行’。喜欢吃了它就爱吃,有的他就不喜欢吃这种面,那咱能怎么办。这就是一碗面,家常的面,没有特别香啊,像那种大口大口地吃,那没有。”蒸好的面条油光金黄,弹性十足,用海碗盛装。这碗是正经八百的“海碗”。跟我们河南的卤面不同,这碗面条的料更加丰富,而且不是加入菜和肉之后再蒸。而是蒸好之后,把各种菜和肉作为浇头再加进来。这样更加方便,食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独特喜好,自己选择要或者不要某种菜。这样的一碗面,一大份几乎可以够两个人吃了。面里有肉、豆角、土豆、菜花,觉得还少的话,还可以再加煎蛋等等。虽然老板说咱家面没啥特别的香,但这么多的食材,看起来还是让人食欲大开。跟着前桌的大哥学学,剥上一头蒜,吃口蒜,吃口面,就觉得很香。面里的辣子,香儿不辣,也是让人很下面条的一味调料。吃着这么一大碗面,心里直害怕吃不完,一直犯嘀咕:“这还能吃不饱?”面条虽然是蒸出来的,但却并不干,而且充分浸润了油的感觉。这可能得益于老板拌面的手法比较娴熟。面和菜以及各种调味料浑然一体,吃罢这碗面条,就啥都有了。写在最后还是忍不住跟老家河南的卤面条对比,实话实话,这的卤面更好吃。因为它配菜丰富,老板做得也很到位。蒸卤面条,拌面这一步很关键,拌的不好,蒸出来的面条就有的特别干,发白,有的又特别湿,黏在一起。这里的卤面,结合了西安当地的特色口味,尤其是辣子的添加,香而不燥,加在这样的蒸面条里也不觉得干和燥,反而特别地开胃下面。关中八大怪之一“油泼辣子一道菜”,谁说四川人是无辣不欢,我觉得老陕也是!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zx.net/jaxw/148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