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华天宝 洞天福地

江西历史上为江南西路,亦称江右。江西在道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东汉中叶,张道陵在龙虎山修道大成,创立了道教正一派。南昌西山万寿宫、樟树阁皂山崇真宫,分别是道教净明派、灵宝派的发源地。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江西有5处洞天、12处福地,居全国第二。历史上道教“三山符箓”,江西有龙虎山、阁皂山两山;“四大法坛”,江西有龙虎山正一坛、西山净明坛和阁皂山灵宝坛三大法坛。

龙虎山

龙虎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道教祖庭,正一之源,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境内。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宋徽宗赐建天师府,水浒传将诞生之地的说法,也非完全杜撰。自此,天师府既是历代张天师起居和祀神之所,又是掌管天下道教事务的办公衙门,直至民国,这里的荣耀与显赫延续了近千年。

题龙虎山高士毛和叔愚泉诗稿

宋末元初?方回

暂住身如鹤在松,忽然飞去又无踪。

閤皂山头曾不睡,夜寒看月到晨钟。

张天师飞升图

宋末元初?郑思肖

玉局曾经拜老君,子孙今尚宝玄文。

要知龙虎山前意,但看空中数片云。

题浑沦庵

明?虞堪

龙虎山中看月高,静无天籁绝纤毫。

浑沦消息谁知得,夜半吹笙醉碧桃。

三清山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上饶德兴市交界处,为怀玉山脉的主峰,自古享有“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之殊誉。三清山中有玉京峰、玉华峰、玉虚峰3座山峰,犹如道教所奉的3位天尊玉清、上清、太清列坐其巅,故而得名,誉之道教仙都。

三清山

宋?吴沆

选胜园林兴未阑,拿舟飞出小溪湾。光摇一碧回环水,翠挹三清远近山。似惜雨晴天恰好,真忘名利日长闲。

松筠不锁神仙境,携得烟霞满袖还。

葛仙山

葛仙山位于上饶市铅山县中部,该山相传因东汉葛玄在此山修道成仙而得名。

题葛仙山

唐?韦应物

日初三两星,万壑千峰静。

峭壁揽云烟,上方人入定。

庐山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亦名匡山、匡庐,它既是文化名山,亦是宗教名山;既是佛教名山,亦是道教名山。道家列庐山洞为第八小洞天,称“仙灵咏真之天”,列庐山虎溪山为第四十七福地。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南昌西山

江西省南昌市西山,被称为江南最大的“飞来峰”,是中国音乐发源地,西山万寿宫是中国道教名刹,是世界万寿宫的始祖,、道教净明宗发祥地,许真人道场,为三十六洞天之中的第十二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之中的第三十八福地。隋朝开皇九年因洪崖所在,改豫章郡为洪州。

送人游西山(其三)

宋?周弼

抽铅点汞旧台荒,何处搜寻旧草堂。

谁见洪崖最深处,一坑泥护石中黄。

万寿宫馆舍

元?刘因

来时残雪点征衣,落尽庭花尚未归。

梦里不知身尚病,春衫归路马如飞。

麻姑山

麻姑山位于江西南城县西,有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的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碑亭,麻姑山仙都观也称麻姑庙,《名山志》上说“中国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分布在九州四海,唯独麻姑山,既有洞天,又有福地,秀出东南。”

谒山

唐?李商隐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阁皂山

阁皂山位于今江西省樟树市,阁皂山俗称阁山,又名葛岭,山中林木苍郁,如同墨染,因而得名“阁皂”,相传就有张陵和葛玄等几位著名道士先后在此山中修道炼丹,以其独特的“风水”为羽士厚爱,视为“神仙之府”,而成为“天下第三十六福地”。

游閤皂山

宋?尤袤

春山灵草百花香,谁识仙家日月长。

满院莓苔绿阴匝,棋声何处隔宫墙。

玉笥山

玉笥山位于吉安市峡江县境内,自古以峰奇、石怪、洞异、水佳四大特点而著称于世。清幽的环境使它成为道教胜地,道家称之为“第十七洞天”、“第八福地”。玉笥山,原名群玉山,东汉安帝南巡至此,见玉箱如笥,置之祭坛,忽而不见,遂改称玉笥山。

玉笥山邓仙

宋?何异

有怀霁月光风度,出宰青山绿水乡。

羽檄交驰公事了,一铺真画一炉香。

往期精彩:

禅宗圣地:天下名山僧占多

从此英雄不愿生:烽烟灭后,试看英雄魂归何处

那些曾与狼共舞的诸侯小国淹没于何处

五霸春秋古战场

万古沧桑旧帝都

万里长城一首诗

遥望齐州九点烟

九边重镇:朔风吹动九边寒

重庆: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

长安:千年古都诗词王国

被历史晕染的北京釉彩

九河繁华地兵火蓟州烟

编辑部

策划:梅关雪 盖涵生 吴明楷

编辑:梅关雪 盖涵生 一夜北风寒 云大风轻 木矣 寒砚

投稿邮箱:spwx

.







































白癜风治疗方法
北京著名白癜风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zx.net/jamt/46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