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伏饺子二伏面” 今天,进入二伏, 北京人,这碗面咱是一定要吃的! 今儿,芝麻酱、羊肉汆儿、老咸汤儿... 小早可都给您预备齐了啊! 芝麻酱面芝麻酱面, 北京人夏天里最爱的一碗面。 伏天,在院里找块阴凉地儿, 盛上一大碗过了三遍水的面条, 放上澥好的芝麻酱,黄瓜丝儿, 临了再来上点花椒油,齐活儿! 茄子肉丁面大热天, 要是能吃上一碗茄子肉丁面, 嘿!那叫一个享受。 做茄丁面,得用圆茄子才正宗, 至于荤素的比例,那就随您便了, 爱吃肉那您就多放点~ “诶,我蒜呢?”吃茄丁面必须得有蒜, 什么?!没有!得咧,我出门买点去~ 酱油汆儿酱油、花椒油、手擀面、黄瓜丝, 您别瞅酱油汆儿用的全是最普通的食材, 但吃起来却是无可替代的味道! 三合油拌面香油,酱油,再沏(qu)点花椒油, 有人说用三合油拌面条, 是专门为那些懒到极点的人准备的。 (图片来自大众点评:yxcynthia)臭豆腐汤拌面 过去,有的老爷们不会做饭, 赶媳妇不在家的时候, 就爱用臭豆腐配锅挑儿凑合一顿。 怕媳妇回家闻见味儿挨呲的,一准得端着碗站当街吃。 吃之前还得再来上点儿香油(花椒油), 盖上盖儿焖它个5分钟, 等您再打开的时候,嚯,这味~ 给霍愣匀了,就开吃吧! 老咸汤儿夏至那天, 在网上瞅见有人晒老咸汤儿, 可给我馋的没谁了... 过去生活水平没现在好,大缸里腌雪里蕻剩下的汤儿都不敢浪费, 拿出来拌面条,那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如今,这老咸汤儿可没地讨换儿去了。扁豆焖面 扁豆焖面, 北京人接长不短的就要吃上一顿。 做起来也不算特费事, 蒸制过的面条再炒,吃到嘴里一点都不黏糊油腻, 您要是喜欢吃软乎点儿的,那就往里放点水~ 花椒油拌面北京人夏天爱吃的“浇头”之一。 先切点葱花放到碗里, 再放入三小勺白糖倒入少量醋备用, 在锅里放少许油,放入适量花椒, 等花椒粒变黑倒入酱油, 然后迅速把酱油倒入之前准备好的碗里, 这样花椒油就完成了。 小虾米炸酱面北京人口重, 吃面离不开炸酱, 这不放上点小虾皮,感觉又不一样了。 其实最正宗的吃法是放小河虾~西红柿鸡蛋面 北京人吃面条, 单一个甜中带酸、鲜咸适口的西红柿鸡蛋面, 就让人怎么吃都吃不够。 简单、省事,鸡蛋、西红柿,咱家还都有现成的~ 黄花木耳打卤面小时候, 不论家里谁过生日, 父亲都会做上一大锅卤, 吃起来那叫一个香,那叫一个过瘾。 真正的老北京打卤面,要用煮白肉的汤汁打卤, 口外蘑、黄花儿、木耳、白肉片、虾仁儿...... 最后还要浇上热热的花椒油,才有那份香气。 炸酱面在北京, 您要想吃地道的炸酱面, 那您先得认识一个北京朋友,然后去他家里吃。 酱是炸酱面的灵魂,过去谁家要是炸了酱, 那味道...飘得满院儿都是。 您说这半肥半瘦,冒着尖的肉丁, 瞅着就让人哈喇子直流! 炸的时候还讲究“小碗干炸”,精而细! 当然这炸酱也分荤素, 咱刚提的虾皮炸酱也是其中一种。 北京人吃炸酱面,菜码更叫一个全乎。 “青豆嘴儿、香椿芽儿,焯韭菜切成段儿; 芹菜末儿、莴笋片儿,狗牙蒜要掰两瓣儿; 豆芽菜,去掉根儿,顶花带刺儿的黄瓜要切细丝儿; 心里美,切几批儿, 焯江豆剁碎丁儿,小水萝卜带绿缨儿” 烂肉面烂肉面, 是老年间北京特别常见的一种吃食, 在“二荤铺”和饭摊儿、茶馆里都有卖的。 在当时还有这么一句俏皮话: “不管他是驴还是马,吃饱了烂肉面再打镲”。 但如今您要想在北京吃上一碗烂肉面,那可不是什么容易事儿了... 羊肉汆儿面吃羊肉汆儿面, 那肯定是数九寒天吃才最有感觉。 可真馋羊肉,又懒得吃涮锅子的夏天, 一碗羊肉汆儿面,拯救了北京人的胃! 唏哩呼噜一碗下肚,那可真是痛快啊! 当然,在北京,面条可不止这几碗~ 旧日京城有十八样浇头: 荤炸酱、素炸酱、汆子、 咸汤、豆腐、穷三样、 三合油、花椒油、芝麻酱、 烧羊肉汤、杂合菜、盐水儿、 烧肉、肉汤、香椿、 鸡丝、排骨、鸡蛋西红柿卤... 这不,二伏到了, 咱家准备吃哪碗面? 原标题:《二伏,北京人的面条就得这么吃!》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zx.net/jamt/1529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