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玉桃 来自兴国在外乡贤汇原创散文 《中国防空第一洞》 “哎呀哩,日头一出红彤彤,来哩朱德毛泽东……”年9月20日上午,苏区兴国,滔滔江水哗啦啦地流淌,宽阔的河面,数十名洗衣队员正在城东门外滩垴给红军战士洗衣服。 九月阳光热辣辣刺人眼目,清粼粼河水里鱼儿们也热闹开了。 妇女们一边洗衣一边唱山歌,忽然远处传来一阵紧似一阵嗡嗡的鸣响,“不好,有敌机!”队长刘光桃闻听手搭“凉棚”向天空眺望。 “快上岸隐蔽!”刘光桃大喊。洗衣队员忙将正在捶打搓洗的衣服放至河岸,一个个迅疾地散至堤坝的大树下隐藏了起来。 当年洗衣队员 敌机很快飞临县城上空,转了一圈后一个俯冲来到潋水上空,贴着堤岸高耸的树梢又来回盘旋了几次,或许没有发现目标吧,最终有些悻悻地掉头沿来时方向飞去。 瞧着敌机离开,刘光桃骂了句:“杀千刀的白狗子!”竹坝乡洗衣队队长谢招秀第一个跳出来喊:“妇女同志们,敌机走了,为了赶进度,我提议大家一起比赛吧!”潋水边的人们霎时激动热闹起来,比赛开始了。未料的是,狡猾的敌机虚晃一枪掉头走开后,又绕一个圆圈偷偷地窜了回来,猛然向洗衣队群中丢下一串炸弹。 轰隆之声接连不断,喧闹的潋江河畔顿然哭叫声不止。敌机带着幸灾乐祸的表情一溜烟逃离了兴国。 自7月初以来,敌机三天两头窜至兴国轰炸。为给苏区建设防空设施,红军在第三次反“围剿”战争间隙,在兴国各驻地构筑了大量的防空洞。而兴国城冈白石防空洞,则被溢为“中国防空第一洞”。 白石中国防空第一洞 年8月下旬的一天,早饭后,山雾逐渐地被阳光收拢,兴国山区白石村又闹腾开了。正是一年的夏收秋种季节,那些劳动力缺乏的农家人依然早早地下田劳作:几个妇女在田里插秋秧,有个年逾古稀的老者在田埂晒稻杆,只有六岁多的胡运来在自家门前坪场上晾晒的稻杆里找谷粒。农民们都很珍惜粮食,谷粒早在田间被禾桶脱得干净,然而小孩依然在细心地一根根翻检着稻穗,他左手端着一只景德镇产的劣质蓝花碗,洁白的碗底里躺着数十粒谷子,金黄的谷皮儿被阳光照耀得晶亮晶亮。“来来,谷子找着了没?”“有哦,好多好多呢!”来来回应着80多岁正在厅堂打扫卫生的奶奶,满意的神情溢于言表。 远眺白石古村 毛泽东、朱德站在相隔二十米不到的另一处青砖瓦房前院子里谈事。对于毛泽东的前来,朱德很是高兴,他要去泡碗茶给毛泽东,却发现茶叶没了。“来来来,我们谈谈天,茶的事,不急嘛!”毛泽东拉了朱德,茶也不要,急不可耐地聊了起来。他们谈革命形势,分析当下战况。隔壁老奶奶分别给两人端了一碗浓浓的大叶茶过来,放在两栋相邻的客家房子中间空地那反扣在地上的禾桶底部木板上。 白石会议旧址都使祠 “战事的部署要尽早作出决定,我们来白石有五六天了吧!”毛问。 此前,8月中旬一天晚上,红一方面军主力翻山越岭穿过约10公里间隙地带巧妙跳出敌军重围,安全抵达这里集结休整。白石,因此迎来了它历史上的辉煌时刻,数万红军簇拥在这块盆地中央的古村,人欢马嘶…… 白石,四面群山环抱,流经吉安的富水江就起源于此。走进白石村,当我们踏上鹅卵小径,徘徊在当年红军躲避敌机的小小防空洞前,环顾交叉相通的石巷,半个世纪前那一场叱咤风云的反“围剿”战争演绎的许多可歌可泣的朱毛红军故事,给了我们沉湎与许多的遐思! 从东门内出来的毛泽东与朱德谈论的,正是这几个重大会议的前期预构。穿一件洗白汗布衬衫的毛泽东,斯时正一脚踏在禾桶边的柴角上,一边专心致志地听着朱德讲话,并不时地颔首。突然,一阵紧促的低鸣声响起,随着红军防空警报的骤响,指战员们纷纷进入就近防空洞或树林躲避隐蔽。“朱老总快躲!”朱德的警卫员一个箭步冲上来,将朱、毛二人拉了就走。防空洞就在朱德住房后门边上,从房前的坪场走过去距离也不到30米,洞口不大,周围古树参天,林木浓郁,是个天然隐蔽的极好场所。 白石防空洞近景 毛泽东殿后,朱德与他警卫员和住在朱德左旁的另外几位红军高级将领走入了防空洞内。毛泽东边走边笑着对朱德说:“老蒋多丢几吨钢铁,让白石人民多打几把锄头,也算是铸剑为犁吧”。言未毕,毛泽东正待跨入防空洞门的那一刹间,猛一回头,他惊见那个刚刚一直在觅谷粒的小孩胡运来,此刻正呆呆站在晒坪上,昂首向着天空,双眼痴痴地跟随着盘旋在空中的那架银色的飞机左顾右盼,手还不自觉地举起挥舞。 “不好!”毛泽东见状一个快步跨了出去,还没让朱德等人反应过来,毛泽东已抱起了小孩,三步两步将孩子带入了防空洞。见小孩有些惊恐,毛泽东抱紧着安慰道:“小朋友,敌人飞机来了别乱跑哦!”小孩看看毛泽东,懂事地点了点头。 当年被炸弹炸弯的古树 敌机在白石村上空盘旋几圈,胡乱地往村口以及树林里丢下几颗炸弹后悠然地飞走了。由于白石群众隐蔽及时,这一回没有造成大的伤亡,只有一外地过路的商贩负了轻伤;还有两个执勤的红军战士有惊无险,虚惊一场,幸亏被一棵大树枝救下一命。 半个世纪过去,多少人事物是人非,然而那救下过两位红军战士的树枝却依然在顽强地生长着,横亘在白石古村落东门口那古老的池塘中央。 白石古村,那破败的将倾未倾的客家老屋,当游客走近,至今犹可见其完整的村貌。人说春雨滑如油,当我们一行踏着光滑的鹅卵石路前行,绕过那巍峨高耸、雕梁画栋的都使祠,再上一段不长的缓坡,只见路的左侧是低矮的山脉尽处;右侧,依连着的三口池塘叠叠层层,如是形成了白石古村东门外开阔的视野。白石东门当年就已古旧,由粗大麻石条耸立起的门框,给人以威严和厚重之感。“东门朝阳”四个大字,深深地镌刻在门楼那坚硬的灰白色石头上。当年的执勤红军,就是站在这里向外瞭望的。 白石古村“东门朝阳”门楼 严明的纪律,决定了他们身遇险境也决不撤退。眼看敌机来袭,军民纷纷躲避进了防空洞,执勤的战士却岿然不动,一颗炸弹由天而降,从斜刺里穿越,忽地,惊奇的一幕出现了,只见那根粗壮的歪脖子树杆极为精准地挡住了那颗弹头,弹头被强劲的大树枝拦截,减去不少威力,随之掉进了那口全村人用来化解风煞的池塘内,“砰”的一声巨响,裂开的炸弹使得一塘泥浆四射,巨大的古树枝发出“吱呀”断响,却并未完全裂开,只是从此一直横亘在池面上。 修缮后的白石都使祠 执勤的红军战士安然无恙,而最戏剧化的一幕是,在东门门楼之外,就在朱老总住处边上一口池塘旁,当飞机离开后,朱德赶紧地前来察看,当他急忙赶到桃树林,只见电台人员聚在水塘边擦洗,个个满身泥浆,朱老总忙问:“同志们伤着没有?”“没有伤着一个,只是刚才敌人的炸弹丢进了水塘,泥浆溅得大家满身都是,成了泥菩萨,泥菩萨显灵,敌机是炸不到的。”说毕,大家畅怀地开心大笑起来。 而就在此后半个多月,想不到“朱、毛”成功逃过的一劫,在黄公略身上却未能再次得以实现。年9月15日,红3军军长黄公略率部参加方石岭追击战,被敌机三颗子弹射中而壮烈牺牲。 钟四清先生采访胡运来妻子肖桂秀 黄公略的牺牲给了朱、毛沉重打击,也使他们从此更加重视防空。 兴国是中央苏区人民缴获第一架飞机的战区。兴国人民非常珍惜人民防空的光荣历史。在白石防空洞,我们清晰地看到当地百姓对这个“中国第一防空洞”的爱戴。防空洞就在朱德旧居后门十余米的山壁,洞前是一块菜地,一年四季种有时蔬,进进出出的人们,难免踩踏了菜地,弄伤了青菜瓜果,可老太太从来不给脸色,“没事,没事!”守候防空洞的除了胡运来家的邻居,还有胡运来的结发妻子,老太太虽已80高临,身体虚弱,但她时时到菜园子走一走,侍弄侍弄时蔬,拔一拔长在洞口的箕丛草茅,每每有人问起防空洞的来历,老太太都要深情地回忆,讲一讲毛主席如果抱胡运来的故事。老太太是在继承老伴儿的“事业”,胡运来于早两年去世,新中国成立后,胡运来为感谢毛主席的救命之恩,还亲自给毛主席写了一封真诚朴实的感谢信,托来访者带往北京。 谢晓莲老师与肖桂秀老人合影 一年年一月月的风雨侵蚀,也侵蚀不了人民的那颗恒心,防空洞至今依然坚挺如磐,呈长方形,当我们走近,见地上整洁、干爽,约能容下15至20人左右。洞壁四周有坚固的石质,洞口用粗壮的麻石长条固牢,一扇木门封紧入口,洞口左右那些古树枝桠依然挺立。 为纪念在敌机轰炸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兴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展室内专门制作了“潋水河畔洗征尘,巾帼英雄著义声”的嵌式模型展柜,以供后人参观、凭吊。 赞赏 人赞赏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哪里治白癜风病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zx.net/jazx/58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