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m.39.net/pf/a_7208874.html 点击上面蓝色字体江西环境资源审判可长期订阅我们 九江中院介绍典型案例6月5日下午,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环资庭员额法官施龙西应邀参加了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和司法案例研究院联合举办第24期环境公益诉讼案例大讲坛活动,对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理的江西省九江市人民政府诉江西正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连新建材有限公司、李德等7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案进行在线研讨,他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就该案的裁判经验和审理价值进行8分钟的介绍。本案中,因被告倾倒的每一地块污泥已混同,同一地块的污泥无法分开进行修复,依据共同环境侵权的责任原则,应由相关被告承担同一地块的共同修复责任。另,关于鉴定报告中评估报告编制费20万元,风险评估方案10万元以及律师代理费4万元等费用,原告所主张的上述费用,均属本案诉讼的合理支出,本院予以支持。根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司法解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承担责任的方式包括赔礼道歉,原告九江市人民政府要求被告在省级或以上媒体向社会公开道歉的诉讼请求于法有据。江西正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连新建材有限公司、李德、张永良等九被告被判令对其非法跨省倾倒有毒污泥所造成的九江三处地块生态资源损失共同承担生态修复义务,如未履行修复义务则分别共同承担余万元生态修复费用的连带赔偿责任,并在省级或以上媒体向社会公开赔礼道歉。施龙西在发言中介绍了该案审理过程中的裁判经验和审理价值。该案系一起因倾倒污泥引起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在倾倒污泥事件发生后,九江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庭主动将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向前延伸,加强与生态环境部门、公安机关等单位的密切联系,多次召开联席会议,提前介入磋商阶段,及时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司法建议,为九江市人民政府和部分赔偿义务人达成磋商协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诉讼过程中,九江中院对诉前磋商达成的磋商协议进行司法确认一案进行了综合考量,在不违反法律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进行了司法确认,实现了诉前磋商与本案诉讼的有效衔接。该案在审理过程中,九江中院环资庭法官考虑到后续判决的履行,在捋清事实及本案裁判规则的基础上,做好各被告的工作,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及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而使得部分被告缴纳了部分生态环境修复费用,亦使各被告服从一审判决,未提起上诉。另该案判决后,九江中院及时跟进,为后续生态环境修复资金的到位提供法律保障。该案先后被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和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典型案例,审理中确定的两个裁判规则,一是该案的判决不仅明确了经营者虽没有直接的实施倾倒行为,但放任他人非法处置的,应由经营者与非法处置人共同承担责任的规则。二是该案的判决还明确了数人以分工合作的方式非法转运、倾倒污泥,在无法区分各侵权人倾倒污泥数量的情况下,应当共同承担责任的规则,有效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对后续的相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公益诉讼案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吉安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6月5日上午,吉安中院召开吉安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暨第二批环资审判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大江网、新法制报、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吉安电视台、井冈山报等新闻媒体参加会议。吉安中院副院长张海峰、专职审判委员会委员郭信浩、行政庭庭长施春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介绍了过去一年里,吉安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做了哪些工作和哪些新的进展,并发布了典型案例。·落实,完善审判机构设置。吉安中院在年1月完成了在行政庭加挂环资庭,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环资审判组织构架。全市各基层法院在年3月进行内设机构改革时,也一并对环资审判机构的设置予以了重点考虑,均在相关业务庭或派出法庭增挂了环资庭,并报经省编办备案。做到了全市法院环资审判机构组织体系的全覆盖,实现有人有机构,最大限度保障审判专门化。·以点带面,服务生态旅游发展。井冈山生态旅游法庭是井冈山法院为保障井冈山红色旅游精品城市建设,在茨坪法庭挂牌成立的全国首个生态旅游法庭,因其便民、快捷、高效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的高度评价并在全国推广,成为我市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一张闪亮名片。目前,青原区法院在东固4A红色旅游景区成立了“东固生态旅游法庭”、安福县法院在羊狮慕4A景区成立了“武功山生态旅游法庭”,积极开展旅游巡回审判和速裁工作,助推旅游强市战略。·探索创新,实行赣江流域集中管辖。年12月,经省高院批准,吉安中院在峡江法院设立了“赣江流域环境资源法庭”,对吉安、赣州、宜春、南昌等地市涉赣江流域的部分一审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实行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实现赣江流域生态环境一体化司法保护。·分步推进,实现环资审判专业化。吉安中院党组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年率先在全省法院探索实行环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并取得明显成效。年6月,结合我市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的实际情况,除青原、泰和、新干三个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法院实行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审判外,全市其他基层法院均实行刑事、民事案件“二合一”审判,并鼓励有条件的法院实行“三合一”审判。·协调联动,实现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多元共治。青原法院在审理吉州区人民检察院诉吉州区环境保护局不履行环境保护法定职责案中,多次协同检察机关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当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促使污染企业停止排污,主动关停。永丰法院与水利、国土、公安等行政执法部门建立“联动性环境资源司法”制度,联动治理非法采砂成效明显。在加强环资审判工作的同时,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仲裁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和技术专家在化解环境资源纠纷中的作用,推进环境保护多元共治。吉水法院依托“双协理”工作机制、万安法院依托矛盾纠纷联合化解中心,建立环境资源调解人才库,为多元解纷提供人才保障。永新法院建立法律矛盾联合化解中心,遂川法院建立矛盾纠纷分层递进衔接配套化解体系,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多元化解环资矛盾纠纷。策划、编辑:洪静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长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