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刷牙习惯不利于牙齿健康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14750.html

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将我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太空,中国由此迈出了行星探测的第一步。这是我国运载火箭首次冲出地球、飞向火星,也是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多弹道宇航发射。

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张高翔

承担此次发射任务的文昌航天发射场再次成为万众焦点。紧随“五、四、三、二、一、点火”口令的,是巨大的轰隆声、空气的撕裂声和观众的欢呼声,火箭发动机喷出的尾焰在天空划出了优美曲线,整个发射场都为之震颤。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下达倒数及点火口令的,就是这次任务的“01”指挥员王光义,来自于吉安县官田乡江夏村。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火箭发射后,王光义坐在测试发射大厅正中央,尽管一夜未眠给他带来了深深倦容,他的脸上还是难掩兴奋之情。但还没到高兴的时刻,他依然紧盯指挥大屏上火箭飞行的速度、高度曲线,仔细辨听调度传来的测控跟踪声音。30多分钟过去,跟踪结果表明器箭分离正常,大厅内顷刻间掌声如雷,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所有人都早已忘了一夜未眠。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此时,王光义向后靠上椅背,脑中紧绷了两个多月的弦终于慢慢舒展开来......

休息间隙,王光义和其他参试人员交谈

和时间赛跑,抢回第一发射窗口探测器要进入地火转移轨道,必须至少达到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秒)。苏联科学家有一句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探测火星必须飞出地球,这是中国千年的梦想,也是中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突破口之一。长征五号火箭已经具备将火星探测器送到地火转移轨道的能力,但这样的机会每26个月才有一回。因此,在发射窗口前沿实现“零窗口”发射将为“天问一号”节省下更多燃料,可用于后续的探测工作。“这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第一次应用发射,一开始我们就是奔着发射窗口前沿和‘零窗口’发射目标去的。”王光义说道。这是王光义第二次担任新型火箭的首次应用型发射“01”指挥员。早在年4月20日的长七火箭首次应用发射——“天舟一号”任务中,他就成功实现了“零窗口”发射。而这次探火任务则遇到了更多挑战——由于前续任务的调整,留给火箭活动发射平台的恢复时间也跟着缩短,从48天直接压缩至35天,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再压缩出4天时间才能在第一窗口发射。王光义在通过调度机下达口令尽管要和时间赛跑,但王光义仍然坚持所有工作都要“稳”字当先,要抢回失去的时间,关键在于找出短线、制约因素和系统间的耦合关系。所有环节他都在一线全程跟进,因为他深知需要在保证质量、不减流程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流程安排,实现再压缩4天的目标。“前期在研究长征五号活动发射平台恢复计划时,我们针对串行工作安排不合理、室外射后恢复工作时间偏长、应对恶劣天气裕度不足这些问题,找到优化和解决方法。”王光义说。击破层层挑战,见证白日焰火本次火星探测任务,火箭于7月23日正午发射升空。7月22日晚上十一点,发射场的参试人员在短暂休息后进入各自岗位。零点26分,大多数分系统已经进入工作状态。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新的一天,在夜色中开始了。通宵工作,是中午发射带来的一个小挑战,有部分岗位甚至需要连续36小时“作战”。“我相信大家即使在夜里也会有很好的精神状态,因为所有人都明白,自己在参与的是多么重要的事情。”王光义说。事实上,他已经习惯在晚上工作,这次任务期间有接近百分之八十的天数里,他都会在厂房或测试大厅加班。王光义在试验现场检查状态整流罩内温度上升过快,则是中午发射带来的又一个挑战。塔架的回转平台打开后,火箭顶端的整流罩将完全暴露在直射的阳光下,特别是在射前整流罩空调断开后,整流罩内的温度将迅速上升,而对温湿度非常敏感的火星探测器将面临严峻考验。通过数学建模理论分析、梳理历次任务空调保障情况,王光义立刻带领团队提出3项措施:“首先推迟整流罩内停止空调送风的时间;其次增大进风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最后采取双机组空调保障,尽量降低空调停止送风前的初始温度。”再经过模拟发射演练的验证,措施效果良好,增强了后续顺利完成探测器环境保障的信心。披星戴月的努力之后,才能乘风破浪王光义说话语速总是不自觉放快,他认为这是因为每天要在不同的试验现场奔走,也因为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状态让脑袋始终保持着高速运转。每天发射场的十几个分系统都有大量的工作数据,需要他进行判断、决策,工作进展、问题隐患和处理方法在他电脑里9万余字的双想记录中都清晰可查。这是他第一次担任“01”指挥员时就有的习惯。年6月25日,王光义在长征七号火箭测试发射大厅的正中央,下达了人生中也是这座发射场里的第一个“点火”口令。他常说航天人的工作只有两种状态:执行任务和准备执行任务。但是在长五遥二火箭发射失利后,他和发射场都进入了漫长的“准备执行任务”状态,这一准备,就是天。王光义在和分系统指挥员讨论在成为“双料01”之前,王光义面临着从长七到长五指挥员的跨越转型,这一挑战是巨大的。不同的火箭设计思路、发动机类型、地面设备设施、岗位培训方案,都是他的必修课。于是,为了把长征五号火箭的“脾性”摸的更准更透,他索性当起了“小学生”,先后三次奔赴火箭研制生产厂家,把零件部件、设备原理、应急处置从头学了遍。作为发射场系统的牵头人,他需要让自己知识和经验的库存富足,才够格当其他人的“老师”。王光义在思考如果要谈王光义对航天事业的最初印象,需要追溯到年,“亚洲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彼时还是初中生的他在政治期末考试中的一道题就是我国第一颗商业卫星在哪发射的,第一次接触到“商业卫星发射”这个词,第一次知道航天发射,第一次知道在祖国的大西南有个叫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地方。直到年秋天,他走进了西昌大凉山,作为少年时所惊叹的航天事业的一份子,开启了一干就是21年的航天人生涯。至今已是眼有星空大海,胸有丘壑万千,心有繁花似锦。今年年初,在刚执行完长征五号遥三任务后,王光义也通过吉安县融媒体中心向家乡人民发来了新年的问候(点击查看)。现如今我们已经开始朝着火星进发,身为庐陵儿女的他也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向他致敬!

原标题:《“双料01指挥员”王光义:惟其艰难,方显勇毅》

文字:徐斌如、李寒剑

摄影:高杰、胡家锴

供稿:王婷编辑:孙悦审核:张黎强监制:周金平主办:吉安县融媒体中心主管:吉安县委宣传部往期精彩推荐

建设平安、法治吉安县,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他们这样干

夏天最热时?甜蜜丰收季!

江西明确了!免三个月租金!这些人赶紧申请…

小葡萄“串”起大产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zx.net/jazx/101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