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个,为了吃也值得特意去一趟的城市。 这里除了“死得其所”的鸭子们,各色小吃也是数不过来。 毕竟中国四大小吃城之首的名头,也不是浪得虚名。 开遍全国的鸭血粉丝汤,严格说来,并不能算南京人从小吃到大的小吃。 老南京的选择要丰富得多! 咸口的牛肉锅贴小馄饨,甜口的糖芋苗、梅花糕、雪蒸糕,饱肚子的老卤面皮肚面银丝面,个个都是。 但是,这次菜菜还要带你们吃点更刺激的! 活珠子,南京城重口味小吃扛把子,菜菜来了好几次都没敢挑战。 这一次,为了你们,豁出去了! 金陵小吃,谁与争锋 皮包肉派 01牛肉锅贴 脚踩铁锅底,身着金缕衣! 说到南京小吃,我最爱的,就是锅贴。 你可能会说,不就是锅贴嘛,有什么特别的? 别说,南京的牛肉锅贴,还真有些特别。 首先,个头特别大!比常见锅贴更细长一些。 然后,做法上,不像传统的用水+油半煎半焖法,而是直接浇菜籽油或豆油煎熟。格外金黄诱人。 早起的时候,一份煎的油香酥脆的锅贴,蘸着醋汁或者辣椒油,咬一口,牛肉馅的汁水顺着划入嘴里,是最入门的大众级美味。 -吉记老七家湾牛肉锅贴- 南京城里出名的锅贴店,比如位列秦淮八绝之一的蒋有记、上过舌尖的草桥清真牛肉锅贴,之前菜菜来的时候都有尝试过。 这一次,我们选了一家藏在老小区里的店,感受一下老南京的烟火气。 煎锅贴的锅就摆在门外,香喷喷金灿灿,隔老远就开始馋。 老板告诉我们,煎锅贴也有个一二讲究。 先放锅贴再放油,才能煎出焦脆的底面。 菜籽油要分两次加入,第一次帮锅贴形成脆底,第二次降锅内温,将内陷煎熟。 新鲜出炉的锅贴一定要趁热吃! 底部焦香脆口,上面略带韧劲,小小一口咬下去,内里的牛肉馅鲜香四溢,充斥着口腔。 牛臀尖剁成的馅料,十分松软细腻,还带点姜葱的香气。咔哧一声之后,汁水就炸开了,怀疑是从汤包那儿得到了什么真传。 别看是个锅贴,可千万不能吃太急,满满的肉汁,一不下心就容易烫了嘴。 再配上一碗飘香牛肉汤,这个早餐,大满足。 02馄饨 辣油拌一拌,好吃再一碗! 尝过油煎鲜香的锅贴,自然少不了一碗水润的馄饨润润肠胃。 南京有喝馄饨一说,因为南京大多数的馄饨都个头娇小,皮薄馅少,不像广州的金鱼馄饨那么扎实。 「阿要辣油啊。」这句放之南京皆准的话,同样适用于馄饨。 南京人对辣油的喜爱溢于言表,吃馄饨一定要舀一勺辣油,再加一些虾皮,才吃得过瘾。 -汪家馄饨- 南京人对馄饨有执念,哪怕都是藏在犄角旮旯的小店,也能挖了出来,在心里排上个一二三。 比如汪家馄饨。从一个馄饨摊,变成三家亮堂店,在城南有名气得很。 靠着皮薄肉多及超赞的辣油,汪家常年爆满。不止东西好吃,还有些“特技”值得一看。 汪家老二,花臂火鸡头,走在路上就像个民间山鸡哥。 但那粗壮的胳膊甩起碗来,倒有那么几分舌尖感。每个走过路过的人,都忍不住拿出手机拍拍拍。 别看老板外形粗犷,细节还是很注重的,摆好碗后还会再用热水烫一遍。我们去的时候不在饭点,也有人陆续进来排队。 大火熬煮的骨头汤,清淡又不失鲜味。 不同于常见的南京馄饨,汪家的个头偏大,肉馅更饱满。皮薄肉大,入口软滑,一口一个倒也满足。 菜菜毕竟是自小吃云吞长大的,老实说馄饨并没有惊艳的口感。 虾皮和榨菜都是自助加,想加多少都可以,性价比还是很不错滴。 只是,想吃口热馄饨,可不能睡太晚,因为1点半山鸡哥就要打烊去健身了 老板说,钱是赚不完的,身体更重要。这番觉悟,不愧是江湖中人。 饱腹填肚派 03皮肚面 南方城的北方面! 来南京必须huai一碗皮肚面,你就能理解,南京为什么是南方的北方城市,北方的南方城市。 皮肚面作为南京的地标性食物,正确的吃法就是加一点红红的辣油,口味重的再来点儿醋,将十几种材料一起拌一拌,卯着劲儿咬。 面条并不细腻精致,但那一片片饱含汤汁的皮肚,在口腔绽放的时候,你又会惊叹于它的美味。 皮肚其实就是炸好的肉皮,不爱者弃之,爱者嗜之如命之。 跨过皮肚这道坎,离南京吃货的距离,就又近了一点。 -老太皮肚面- 老太皮肚面,据说是南京皮肚面十佳之首,红遍整座南京城。 深藏在一条即将拆迁的小巷子里,店面不起眼,但人气却很旺,饭点的时候,连门外都要架起小桌子,好接地气。 街坊1:这个皮肚面又香又好,所以来吃人多。 街坊2:有秦淮小吃的风味。 老板娘说我们有“吃福”,正好出锅一筐新炸的油渣,最是好吃,平日都没有。 来一碗老板推荐的,三鲜皮肚面加油渣。 他们家的皮肚是自己做的,上面是一点肥膘都没有。 油炸过后组织变得松软,吸饱汤汁的皮肚,就像海绵一样,每一片都精神饱满。 咬上一口爽滑弹牙,柔韧多汁,蓬松又带有嚼劲。 说是三鲜,看这浇头:香肠、番茄、猪肝、肉丝、皮肚、鸡蛋、木耳......,丰富得像大杂烩,难怪又叫大碗面。 油渣炸的嘎嘣脆,沾点汤汁更美味。 尝了一块,真的很香,但不知道是不是炸的太过了,有点苦味。 一碗下肚,全身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满足。 04皇帝炒饭 名字是假的,好吃是真的! -好外婆私房菜- 私房菜的老板,一般都有点迷。比如这家,凭借一盘块的炒饭打遍天下无敌手。 老板看见我们就打开了话匣子,说很多人大老远过来,看到价钱都吓跑了,他从来不解释的,材料有多好,吃过就知道,现在店里一大半都是回头客。 店里墙上贴了很多电影的海报和老板的照片,倒有点穿越回《食神》之感。 等了好久终于上来的饭,看一眼就为跑了的人感到遗憾。 因为一般人都想不到,炒饭可以堆成一座小山! 山顶铺满了两排厚切的鳗鱼肉,吃进嘴里满嘴鳗鱼的脂香,比日料店的壕气得多。 山里的炒饭,也是藏满了“奇珍异宝”:虾仁、青菜、鸡肉、玉米,多得跟不要钱似的。 米饭粒粒分明,口感干爽,进嘴略带嚼劲,却不觉得干硬。虾仁多到每一口都能吃到。 老板知道我们从广州来,还给送了一锅汤。这个4人份的炒饭,加配料加服务,算起来实惠得可以! 老板说用的葱都是小香葱,够香才好吃。 街头小吃派 05梅花糕五香蛋 随处散落的1块钱的滋味! 南京的街头小点心,有两样我特别喜欢的,一样是之前教你们做过的雪蒸糕,一样是梅花糕。 这几年做雪蒸糕的小推车日益稀少,这次我们来了好几天,也没吃上,不过梅花糕倒是好找。 -左师傅梅花糕- 南京大牌档往北走五百米,就能找见这个名声响当当的小店。 去的时候,左师傅没在,只有两个徒弟在店里坐镇。 南京的朋友跟我说,左师傅梅花糕,是苏州梅花糕的改良版,甜度比苏州版的要低一些,是当地人都喜欢的味道。 买了一个传统的豆沙味,外形有点像雪糕筒。 上面铺了一层小元宵,软软糯糯的口感,中空的内心灌满了绵软的豆沙馅,特别特别烫,一定要小心吃。 不知道是不是这两年我口味变了,带着满满的期待而来,吃了两口,竟然觉得有点腻。 不知水果味的会不会好点,去的小伙伴可以替菜菜试试。 -阿婆五香蛋- 小小的五香蛋,在秦淮八绝上也有名有姓。作为街头小吃,带着市井之味,最是南京小吃的本色。 偶遇路边的小摊档,只有一锅卤蛋卖,掌摊的阿婆已经快九十岁了。 剥壳再卤的五香蛋超级入味,里面的蛋黄都已经煮得变了颜色。 猎奇派 06活珠子、旺鸡蛋 打下这行字的我的手是颤抖的! 金陵小吃最难最黑暗的一环,就是这锅,看起来很普通的的水煮蛋 但只要一听到它的名字,江湖人无不闻风丧胆。 活珠子,南京人的最爱。 菜菜来了这么多次都不敢尝试,一想到要吃小鸡的胚胎,吸走它的羊水,就忍不住瑟瑟发抖。 但为了探店,咱也豁出去了,不仅要试试孵小鸡的活珠子,还要大胆尝尝装着小鸡胚的旺鸡蛋。 是不是听着就兴奋~ 吃法嘛,也要狂野地来,煮的活珠子,炸的烤的旺鸡蛋,都替你们尝一遍! 听说,一旦爱上了它,就会直接连毛带骨吃下去,越吃越觉得滋味鲜美,越吃越想吃。 -刘妈妈旺鸡蛋- 活珠子的味道谈不上正不正宗,楼下随时出摊的大妈煮的那一锅就是最美味! 吃活珠子,要从较大的那头将蛋壳轻轻敲碎,剥掉一点,里面还会有一层薄膜包着汤(就是羊水)和胚胎,剥壳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剥烂了。 老板说这个汤是味道特别鲜的,还可以美容养颜。 但我喝了感觉就是蛋黄汤的味道,没有鸡味。 喝完汤后就可以将蛋壳整个剥掉,就可以看到胚胎和蛋黄了。 这颗胚胎,就是传说中的活珠子。 吃进嘴滑滑的,软软的,没什么异味,就是看着那颗胚胎,心情有点复杂。 底下还有一块硬硬的蛋白,很难咬动,老板说一般都不吃的,很难消化。 终于,活珠子,挑战成功。还有一个重头戏——毛鸡蛋。 敲碎蛋壳,就可以看到卤水里蜷缩着一只初具雏形的小鸡,毛绒绒的。 蘸着细盐一口一口的吃,没有鸡味,比较像煮老了的蛋黄的味道。 水煮的毛鸡蛋吃进嘴里,还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毛和骨头的质感。 相对来说,油炸的毛鸡蛋比较好吃,最起码,吃不出有鸡毛的感觉 只要不仔细地去观察,闭上眼睛加点椒盐和辣椒面吃,还是可以吞下去的! 吃完毛鸡蛋的第二天,菜菜就光荣地上火了,走在路上都有点飘。 想起上次探店推送,评论区都有一顺溜的老南京推荐,馋人得让人想再把这城跑个遍。 以味道作念想,倒是对这熟悉的城市又生起几分期待来。 不过更值得期待的,是即将到来的下一期,香港探店! 对很多外地仔来说,香港关于美食的记忆,都启蒙于TVB和电影。 好吃的茶餐厅探不过来,但,那些我们喜欢的影片里的记忆,却能一抓一个准。 重庆森林的冰室、食神里的黯然销魂饭,都能在这种城,找到最初的味道。 但是不是想想就流口水了呢,那么,下期菜菜美食探店,继续约定你!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zx.net/jaxx/13502.html |